.:. 草榴社區 » 技術討論區 » 宽运法师:佛教强调孝道,分小中大三个层次
--> 本頁主題: 宽运法师:佛教强调孝道,分小中大三个层次 字體大小 寬屏顯示 只看樓主 最新點評 熱門評論 時間順序
礼智信


級別:新手上路 ( 8 )
發帖:163
威望:42 點
金錢:2958 USD
貢獻:0 點
註冊:2025-10-12


宽运法师:佛教强调孝道,分小中大三个层次



孝道,不仅是人类的共识,也是一切众生共通的理念。儒家思想中早已指出,孝是“天之经、地之义、民之行”,也就是天经地义的事。道家同样重视孝道,认为修道之人若不孝,无一人能升天;不行孝,何以成仙、何以逍遥?道家认为:“不孝为道者,乃无一人得上天者。”又说:“不忠不孝,罪之大恶。”可见道家也极力提倡孝道。
而佛教更是强调孝道,将孝分为小孝、中孝与大孝。小孝指的是照顾父母的起居饮食,以及生养死葬;中孝则是扬名显声,透过立德、立功、立言来荣耀父母;大孝则是帮助父母修学佛法,永断轮回,这才是真正的大孝。甚至更进一步说,唯有成佛,才是圆满的孝道。
佛教净土经典《观无量寿经》中说到“净土三福”,首先:“孝养父母,奉事师长,慈心不杀,修十善业。”这属于世间福报,也就是“世福”。此外还有“戒福”与“行福”。而“孝养父母”更是过去、现在、未来诸佛成佛的正因。如果不能圆满孝道,就无法圆成佛道。
那么,谁是孝道的典范呢?释迦牟尼佛就是最好的榜样。他在父亲去世时,虽已成佛,仍亲自为父抬棺送葬,表达孝心;在涅盘之前,更上升至忉利天为母亲说《地藏经》,展现圆满的孝道。此外,《地藏经》中地藏菩萨的前身—光目女与婆罗门女,也都是孝道的实践者。《盂兰盆经》中目连尊者救母的故事,以及《父母恩重难报经》等经典,处处可见佛教对孝道的重视。
孝道不仅限于人类,更是众生共有的本性。如乌鸦反哺、羔羊跪乳,无不体现孝的意义。佛教进一步将孝的对象扩展到一切众生,视一切众生为过去父母,从而将小孝提升为大孝,从个人的亲情之爱,升华为无分别的慈悲—也就是慈、悲、喜、舍四无量心。这才是真正孝道的完美诠释。
佛教不仅讲理论,也重视实践。《善生经》中提出“六伦关系”,以东、南、西、北、上、下六方,比喻人与人之间的伦理责任。其中东方代表父母与子女的关系,作为子女尽孝,有五个条件:首先,要尊敬父母,不可忤逆;其次,遇事应向父母禀白,让他们安心;第三,父母从事正业(正当职业),子女应予以尊重,不应随意批评或否定;第四,若父母行为有所偏差,应以善巧方式劝导,甚至可用“方便法”如绝食等表达立场:第五,承担起照顾父母起居的责任,使他们生活无虞。
可以说,佛教从根本至究竟,皆贯穿着孝道精神。成佛是孝道的圆满,离苦得乐也是孝道的体现。因此,我认为无论儒家、道家还是佛教,都一致提倡孝道。而今天在香港提倡孝道,更具特殊意义。现今社会中,许多人选择不婚或迟婚,香港社会对出家的接受度也不高:许多人愿意捐钱、做善事,要他出家或让子女出家却不愿意。
但我认为,一个人应先尽好世间的家庭责任,做好人的本分,再进一步追求出世间的修行。出家是出世法,但仍须具备世间的情怀,以出世的精神,做入世的事业,这样才能达到世出世间的圆融。



赞(2)
DMCA / ABUSE REPORT | TOP Posted: 11-02 20:10 樓主 引用 | 發表評論
穆尚


級別:光明使者 ( 14 )
發帖:30859
威望:9606 點
金錢:2610 USD
貢獻:263529 點
註冊:2016-12-15


所有的宗教都是靠着 忽悠 来吸纳信众的, 而且宗教是统治者利用的工具。
TOP Posted: 11-02 20:19 #1樓 引用 | 點評

.:. 草榴社區 -> 技術討論區

快速回帖 頂端
內容
HTML 代碼不可用

使用簽名
Wind Code自動轉換

按 Ctrl+Enter 直接提交